对汽车的深一层次理解,是 埃尔法崩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半年,乘用车市场遇冷,从主机厂到二手车商,无不受到寒流的影响,不仅仅豪华品牌价格下滑明显,同时此前的保值神器也崩盘明显。
保时捷、奔驰、丰田、雷克萨斯价格一落再落。
一方面,消费能力以及消费预期减弱,高端车型作为高品质生活的“非必需品”,市场发展通道一旦向下将会第一个被抛弃。
另一方面,人们对这些车型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尤其是被资本包裹出来的产品,逐步被市场抛弃。
比如说,被港星推出来的“顶级富豪保姆车”埃尔法。
埃尔法在过去10年是中国MPV市场的明星产品,善于经营的丰田甚至在埃尔法之上有针对性的推出了特供亚洲市场的雷克萨斯LM。
从最早的60万价格一路上涨到如今120万落地,埃尔法的价格翻了一倍。
在过去某一特定时间内,埃尔法的确是顶级富豪的出行工具,在上升社交过程中,埃尔法的商业价值被烘托出来,顶级接待的宴请、聚会,这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它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站在真正意义上“商用”的角度上,把豪华、身份和尊贵诠释到了极致。
但事实上,埃尔法的价值并不高,这并非是一台全球车型,日本市场的定位高于奥德赛,从定价来看,奥德赛均价25万(按汇率折算),而埃尔法的均价35万(按汇率折算)。
早期进入到国内市场,考虑到关税、排量税、增值税、运费、经销商利润、品牌价值等等, 2011年款的埃尔法定价只有56.88万。
港星的追捧,丰田的敏锐嗅觉以及经销商对利润的渴望,过去10年埃尔法价格水涨船高。
退一步来看全球市场,埃尔法的定位其实和赛那相同,前者供应日本市场,后者最早供应北美市场,埃尔法的日本定价在500万日元左右,赛那美国的定价4万美金左右,按照主流市场的购买力分析,丰田在设计两台车的时候,其实标准是一样的。
只不过面对不同市场,设计出来不同的造型以及产品力罢了。
赛那在国内市场一直都有非常高的呼声,进口车时代即便卖到50万的价格,依然有大量的用户群体选择,国产之后的赛那更是把丰田MPV推向了新的高度。
赛那的定价区间在30万-40万,站在中国市场消费需求的角度来思考事情。
从产品力来看,尺寸、舒适性、安全性、配置、油耗表现都做到了MPV该有的水平,从使用路径来看,赛那的高端形象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在这个消费预期减弱的时代,赛那同样可以支撑起高端商务出行的局面,退一步来看选择,赛那的用户选择更加理性一些。
在经济性能与使用路径两个方面做到了结合,所以自国产到现在,赛那的市场销量一直居高不下,除了产品力没有短板之外,其还承接埃尔法高端出行的重要需求。
毕竟在全球市场中,为日本人而造的埃尔法和为美国人而生的赛那,都是一个量级的MPV,这个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国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