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应该是一个很具创造力的人,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创造性思维能力与人的认知习惯息息相关。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让信息的构成、性能,与其他信息的关系、联系在大脑中形成记忆储存,并通过检索所储存的记忆运用各种思维策略来重组记忆、重建逻辑构架、修改完善,最后通过判断筛选出有益的东西来,这样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师教育学生,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传统的都是这样的),这是一条信息在我们大脑里储存,基本构成:老师、学生、知识,逻辑:老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要得到知识。
我们检索出这样的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于是我们用些简单的策略来重组它们,1学生“教”给老师知识 2学生“教”给学生知识 3学生自己学习知识,不需要老师教。
然后我们对这些重组的记忆完善新的逻辑。
方法一,学生教给老师知识:此方法只适用于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派这样的学生上讲台,老师在下面提问(老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台上的学生试着解答,台上的学生也可以提问让台下的学生解答,此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轻老师的负担,两全其美。
方法二,学生教学生知识:让学习好的学生定期辅导学习差得学生,采用一帮一的学习方式 方法三,学生自己学习,不需要老师:完全不需要老师,让学生得到各种书本、影音学习资料、学习网站,网上提问,统一考试,得出成绩,家长监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
然后通过判断筛选有益的、行得通的。
方法一,好不好呢?基本可以吧,老师要维护好现场的秩序O(∩_∩)O哈哈~,特别适合巩固知识,复习用。
方法二,现在运用的很普遍了,很合适,不过也需要老师的辅导。
方法三,学生年纪太小了不适合,家长可能管不过来。
这三种教学方式对于传统教育来说算是一种创新,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想象力(记忆和思维策略)和逻辑判断来完成,这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