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
【解剖】 因各穴位置不同,其肌肉、血管、神经也各不相同。
大致分三层次:浅层 (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中层(上、下锯肌);深层 (竖脊肌、横突棘肌)。
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
【主治】 主治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部及上肢病证;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部病证;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病症证。
【操作】 直刺0.3~0.5寸。
或用梅花针叩刺。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相应内脏的病变;研究认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用夹脊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如血管性头痛、肢端感觉异常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征、脑血管病、红斑性肢痛症、高血压等。
夹脊穴 经外穴名。
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
《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
”《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
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
”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
近代诸书多同此说。
即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
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
亦有以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
②《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
《千金翼》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