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部查询工具(韵部)

导读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广韵》分的是206韵,而其实206韵也不是始于《广韵》,而是唐陆法言的《切韵》,《广韵》只是保留了它的韵部而已。但后...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广韵》分的是206韵,而其实206韵也不是始于《广韵》,而是唐陆法言的《切韵》,《广韵》只是保留了它的韵部而已。

但后人觉得其分得过于细,后又重新编了韵,所说的106韵是指“平水韵” 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

公元1223年,金平水书籍(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具体如下: 自从反切被广泛应用以后,人们就有了理论基础来整理诗韵了,最早的韵书当推李登的《声类》,但《声类》不分韵部,按宫商角徵羽五音来编排,就象我们现在的字典一样,严格来说还不能算是韵书,比李登晚的吕静编辑《韵集》,也按宫商角徵羽五部编排,但每部中又分列韵部,它应该是严格定义上的韵书了,吕静以后韵书蜂出。

到了南北朝周顒著《四声切韵》、沈约著《四声谱》,这个标志着“四声”的诞生,以前的宫商角徵羽包含很多的音素,不单是字的声调,“四声”意味着字的声调从字的音素中独立出来(据说沈约创九弄十纽图,这是声母方面的内容,如果真是这样得话,也就是说到了周顒、沈约时代,前人基本上把字的音素——声纽、韵母及声调独立出来了),虽然那时还不完善。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也出现一部综合南北,参阅古今的韵书——《切韵》,据说《切韵》由八个人(刘臻、颜之推、卢思道、魏彦渊、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商议而定,这八个人中以颜之推、萧该意见为主,所以《颜家训》中的音辞篇常被前人引用作为《切韵》的指导思想,这八人不包括陆词(陆词字法言),陆词只是负责记录,陆词按他们的意见编写《韵书》,为了做到综合南北古今及宜分不宜合这个原则,陆词花了20年时间,参考了前人的众多韵书,走遍了南北大地,了解和参校不同的语音系统,最后才编就了《切韵》这本韵书,可以说《切韵》基本上反映当时的音读。

所以《切韵》的出现,其他的韵书渐被淹灭,而把《切韵》归功于陆法言看来是不过分的。

《切韵》之所以能被流传下来,出了它本身的因素外,也有历史的条件,就是唐代的科举制度,《切韵》被指定为科举应试用韵的官方标准,《切韵》在唐代被修订三次(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李周的《切韵》),但切韵的精神和基本内容没有改变。

就因为《切韵》“以分不宜合”的原则,使得韵部分得过细,给广大举子们带来了很多烦恼,有时如何使诗押韵成了一个问题,唐代也有人提出,窄韵允许与邻韵通押,但这种意见始终没有写入韵书中;到了宋朝,陈彭年、邱雍修订《切韵》(即《广韵》)时,邱雍便在韵部脚下注明“独用”和“同用”,这样解决了险韵的押韵问题,士子们自然是举双手支持了。

其实,陆词在《切韵》中已经说明“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可见《切韵》对待审音和赋诗作文这两种功效时,严宽要求也不一样的;宋朝后来把这两种功效独立出来,宋朝丁度、李淑修编《集韵》和《礼部韵略》,前者主要作为审音,后者主要为了应试赋诗作文时使用,《礼部韵略》本质上就是《集韵》的略本,取要字而编成册;由于时势功利的驱使下,许多人家藏《礼部韵略》,这虽然有利于韵书的流传,但同时各版本时有差异也给后人甄别留下了难题。

如果把《礼部韵略》“同用”的韵部合并,韵部就变成了108部,再把“径”与“证”合并,韵目就与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一模一样了;如果再把“拯”与“迥”韵部合并,韵目就与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相同了。

《平水韵》是谁编的,说法很多;有说是刘渊,有说是王文郁,也有说是毛麾;毛麾的《平水韵》书成于1176年,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书成于1229年,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书成于1253年;虽然毛麾的韵书最早,但是他们的书名却看不出继承和沿袭的关系,而且成书时间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可能他们所依的是另外一个版本。

也有人认为,当时金人也效宋朝开科取士,也注重词赋,也沿用宋朝的《礼部韵略》,为了便于士子们的应用方便,把《礼部韵略》的同用韵部及个别窄韵部加以合并,成了106韵部或107韵部,作为金朝廷的用韵标准,而王文郁、张天锡、刘渊的韵集是根据金人的官书加以刊定,因为王文郁、张天锡、刘渊他们都是金人。

至于“平水”何意?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王文郁当时是平水县书籍官,刘渊前面冠以“江北平水”是黄氏所引,毛麾平阳人却有《平水韵》集,似乎大家都可以与“平水”扯上关系。

《平水韵》被历代所引用并进行修订,元-黄公绍的《今古韵会》采用刘渊的107韵目,元-阴时夫兄弟的《韵府群玉》采用王文郁的106韵目,清-李光地的《音韵阐微》以及《佩文诗韵》也采用王文郁的106韵目。

有人曾经说过,诗韵到了宋末尤其平水韵,陆氏《切韵》的初衷和精神消失殆尽,其诗韵与实际的口语渐趋于两途,因此宋后千余年间一般文人依此所作的诗赋,就成为纸上的死语;只是由于开科取士应试的需要,使之保留一个躯壳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