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意思是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作的《论语·尧曰》。
原文:周有大赉,善人是富。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
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
(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
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
”谨慎的统一规范度量衡等器具,审查修订各项法律制度,重新修建起各项被废置了的官事,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
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
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
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愉悦。
扩展资料:“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指复兴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的世代。
也泛指使衰亡的事物重新兴起。
孔子著《春秋》的历史精神大义所在,就在这里,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精神。
过去历史上的这些诸侯之国,当其中一个国家快要灭亡了,乃至已经灭亡绝后了,其他的国还要找到这国家的后人,扶助他起来复国,这就是所谓兴灭国。
继绝世,是这个国家即使绝后,也要想办法使他继续存在,这就是中国文化对于国际政治的精神。
春秋时期,表面还在维持着周朝的封建制,各诸侯国群雄争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目的还是尊王攘夷(旗号)。
兴灭继绝在当时是一种必要的政治手段和拉拢其他诸侯国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尧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