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裁员的时候,很多人裁掉就跟咱们玩杀人游戏一样,是被误杀的,而不是因为本人业绩不好,就是这一拨一定要裁掉。
日前,有媒体曝料,为了降低运营成本,神龙汽车计划在2019年减员1500-2000人,关停武汉一家工厂,以及把成都工厂租借给东风日产。
据了解,法方在神龙汽车内部的话语权较大,上述操作是在法方派驻的高管坚持发起的。
除了减员之外,神龙汽车上届执委会还计划关停生产爱丽舍、301等A0级轿车的武汉三厂,并把位于成都的第四工厂租借给东风日产。
持续下跌“日渐消瘦”
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很多车企都收益丰厚,但还是有些车企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比如PSA,其在中国合资企业神龙公司销量简直是“日渐消瘦”。
市场好的时候,神龙汽车不行;市场不好的时候,神龙汽车更不行。销量持续下跌的神龙,在去年又跌至新低。
2018年,神龙汽车销量为25.5万辆,同比下跌了33%,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国内所有乘用车企业中排名第23位,次于众泰汽车。
与2015年历史峰值水平的71.1万辆相比,神龙在2018年的表现大幅减少了64%。
业绩好不好,员工最知道,逛一圈神龙汽车贴吧,10几个帖子里一半帖子是车间员工在哭穷,要不然就是求辞职组团,这清奇的画风跟一众只发广告的车企贴吧很不相同。
频繁竞聘 人心不稳
频繁的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是神龙汽车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改革的名义搞来搞去,还把人心搞散了。”隔一段时间就要竞聘上岗,这根本就没办法用心工作,神龙的不少员工和高层表示。
从2017年4月至今,神龙汽车共实施6次机构改革和10余次人事任免。频繁的变革带来的更多是人心的动荡,管理的混乱。
神龙汽车决策层并没有因为管理上的动荡而暂缓改革,反而进入了“销量下滑-改革-销量持续下滑-继续改革”的循环中。
两年里神龙汽车超过100名管理干部出走,数千名的基层员工主动或被动离职。2017年初,神龙汽车员工总人数约为1.3万人,至2018年底减少至8000人左右。
“重回赛道”过度自信
神龙汽车近几年发展一波三折也是有目共睹的。自2014年提出“重回赛道”战略以来,昔日深陷欧洲经济危机的标致雪铁龙(PSA)开始一点点找回状态,但并不包括在中国。
2013年,神龙汽车确立“三年倍增计划”:2015年的销量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80万辆以上。
该计划一开始实施还较顺利,2014年,神龙汽车年销量就已达70万辆。
正因此,在2014年9月,神龙汽车乐观地提出2017年达成100万辆、2020年达成150万辆的宏大目标。
除了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外,神龙汽车还“未雨绸缪“地实施100万辆产能扩张,2014年10月奠基的成都工厂即是这一决策下的产物。
然而没过多久,过剩的产能就成为神龙汽车的负担,开始不得不关停工厂降低运营成本。
汽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法系车目前在中国比较尴尬,消费者对法系车的认知不足,法系车一直未能成为主流车系。德系、日系、美系车特点明显,但法系车一直表现平平。
法系车一直是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奇特的外观设计,4AT的动力等等这些吐槽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然而作为法国人除了浪漫就是过度的自信,就算中国消费者已经吐槽了几十年,仍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强行压库自食其果
神龙汽车,除了产能扩张冒进之外,过于乐观估计形势追求过高的销量目标,也破坏到经销商与供应商生态体系而遭批评。
在追求销量目标的进程中,神龙汽车经销商承受高压。从2015年6月起,神龙汽车就开始出现销量下滑,通过压库等办法,神龙汽车勉强维持住71万辆的年销量。
进入2016年,神龙汽车并未放弃销量目标的追求,继续向经销商施压,导致当年经销商集体抵制进货事件的爆发。
2016年,神龙汽车原本有1000家经销商,截至2018年底,现存的经销商不到700家。
而这700家中真正还在进货、卖车的经销商,全国预估只有30%-40%,也就是200多家。“许多经销商提出退网,但厂家不批。这批经销商干脆就清清库存,做做售后,反正是不进车了。“
内部人士评论,罔顾合作伙伴利益、盲目坚持战略冒进计划,对神龙汽车经销商生态体系破坏严重。如今,神龙汽车正尝着当年埋下的苦果。
再说几句
长达三年之久的人事动荡、新产品导入缓慢、市场战略的落后,以及总部搬迁带来的人才流失,任何一项都是对企业的伤筋动骨。
如今正处于中国乘用车市场下滑的大环境之中,神龙汽车再怎么努力,想要恢复至高位已经难上加难了。
1月20日,我们迎来“大寒”节气。俗话说,大寒过后是春天,大寒到了,离春天也就不远了,可对神龙汽车来说,春天还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