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势表最全(电极电势)

导读 一、原电池中的电极电极是原电池的基本组成部分。利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叫原电池,一个原电池必须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两个电...

一、原电池中的电极电极是原电池的基本组成部分。

利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叫原电池,一个原电池必须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给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如丹尼尔电池(右图上部所示)中的Zn极,由于其电势较低,被称为负极(negative electrode);而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如Cu极,由于其电势较高,而称作正极(positive electrode)。

根据组成电极物质的状态,可以把电极分为三类。

第一类电极是金属电极和气体电极,如丹尼尔电池中锌电极和铜电极,还有标准氢电极;第二类电极是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及金属-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AgCl电极。

第三类电极是氧化还原电极(任一电极皆为氧化还原电极,这里所说的氧化还原电极是专指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均在同一个溶液中),如Fe3+,Fe2+溶液组成的电极。

二、电解槽中的电极电极是电解过程中,电流进入或离开电解液的导体。

电解过程就是在电极相界面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分为阴极和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是碳电极,此外钛等金属也可以做电极。

在电镀中,镀层金属往往作为阳极,待镀制品作为阴极。

电极 electrode   电池的组成部分,它由一连串相互接触的物相构成,其一端是电子导体──金属(包括石墨)或半导体,另一端必须是离子导体──电解质(这里专指电解质溶液,简称“电解液”或“电液”)。

结构最简单的电极应包括两个物相和一个相界面,即〔金属|电液〕。

上述定义的电极也称“半电池”。

1.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 (emf)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简称电势。

用字母E表示,单位是伏特。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符号δ表示。

2.原理: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性质的重要物理量。

电源的电动势是和非静电力的功密切联系的。

所谓非静电力,主要是指化学力和磁力。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

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电源的电动势正是由此定义的,即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电量的比值,称电源的电动势。

3.公式:E=W/qE=-U4.物理意义:由上式可知,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所做的功。

5.区别:电动势与电势差(电压)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前面已讲过,电动势是表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而电势差则表示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某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路端电压是指电源加在外电路两端的电压,是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正极经外电路移到负极所做的功。

电源的电动势对一个固定电源来说是不变的,而电源的路端电压却是随外电路的负载而变化的。

它的变化规律服从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U=E-Ir式中U为路端电压,Ir为电源的内电压,也叫内压降。

对于确定的电源来说,电动势E和内电阻r都是一定的,从上式可以看出,路端电压U跟电路中的电流有关系。

电流I增大时,内压降Ir增大,路端电压U就减小;反之,电流I减小时,路端电压U就增大。

7.可变电路:在电源放电的情况下,当外电路中没有反电动势时,路端电压U=IR(R是外电路的总电阻)。

根据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E/(R+r),即电流I的大小随外电阻R而变化。

因此,路端电压U也随外电阻R而变化。

R增大时,I减小,U增大;R减小时,I增大,U减小。

当外电路断开时,R变为无限大,I变为零,内压降Ir也变为零,这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但是不能认为路端电压一定小于电动势。

在电源被充电时,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内压降的方向与电动势的方向相反,电源的电动势是反电动势,这时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与内压降之和,即U=E+Ir,路端电压大于电动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