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洋务运动中新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什么是洋务运动)

导读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持续...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持续了近35年。

在两次英法联军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守旧派”两种阵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拓展资料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一、洋务运动本身的封建性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为维护封建王权,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服务。

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敌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二、洋务派内部腐败,无组织,无纪律洋务派后期发展工商业来为军事提供资金,历史证明,工商业确实为洋务运动提供了不少资金,但不少“财政”被中饱私囊,流入洋务派官员手中。

那些所谓的近代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贪污盛行。

军队(北洋水师)内部也派系林立,相互拆台。

各水师不听命于皇帝,而是听命于中堂大人,这种现象只能让人无奈。

三、西方列强不允许中国“自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联合侵略,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国国内接连不断的战争,极大的消耗了清朝的国力,是造成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四、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致洋务运动收效甚微清朝中央政府把洋务企业的创办管理、人事任用和经营筹措之权都交给了经办督抚,造成了中央对地方控驭能力的进一步削弱和地方财政权利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出现了“近世非疆吏不能治军办事”的罕见局面,致使整个洋务运动的发展混乱不堪。

可以这样说,洋务运动兴起得益于地方权力的扩大,而制约它并最终导致它失败的也是地方权力的扩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