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八景是什么(长汀八景)

导读 八景即:据我所知的龙山白云:卧龙山也就是北山,这个可以懂吧云镶风月,云镶阁,龙潭那边霹雳丹灶,中医院那边拜相青山,芳芳公园朝斗烟霞...

八景即:据我所知的龙山白云:卧龙山也就是北山,这个可以懂吧云镶风月,云镶阁,龙潭那边霹雳丹灶,中医院那边拜相青山,芳芳公园朝斗烟霞,朝斗岩宝珠晴岚,宝珠楼苍玉古洞,这个也不需要说的,苍玉洞那边通济瀑泉。

通济岩那边,超斗岩过去一些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州城四面环山,一水环绕。

四面的山相连起来,且山外有山,自是无有穷尽。

但城中还有一山,因山形如龙,便叫卧龙山。

山上多是松树,长得郁郁葱葱。

晨昏阴雨,山上时有雾气漫起,叫“龙山白云”,为汀州八景之首。

此景的特点是:“云在青山外,山在白云内”。

云山雾罩,一团氤氲。

城墙依山而筑,然后沿江南伸,再折而向西,这便大致可以画出昔日城池的轮廓来。

城墙与江流的交会处有一潭,叫龙潭。

龙潭边多有巨石古木,上建一阁,为云骧阁,布成“云骧风月”一景。

宋代的陈轩在《云骧阁》诗中说:“瓦流双涧碧,帘压乱山青。

佛刹盘深崦,渔蓑散晚汀。

”诗中所说的瓦流涧碧,于今隐约可见。

再如明人胡祖熹的《题云骧阁》:“风月谁为主,江山此胜场。

泠然轻两腋,会欲与云骧。

”诗以表意为主,颇有超然飘举之思。

登上卧龙山,举目而望,则六景都在江的对面,即在环城而绕的青山中。

与卧龙山隔江相对的,也有一座山,但低于卧龙,似有朝拜之义。

因之“拜相青山”,也成一景。

此山多巨石,仿佛劈削而成。

传说古时曾有幽人炼丹于此,石室中尚留丹灶。

于是“霹雳丹灶”,又成一景。

往南看,有朝斗岩,景为“朝斗烟霞”。

清代人黄冲天在《朝斗岩》诗中说:“一汀胜景倩盘桓,剧爱幽岩辟大观。

”此景与龙山白云对照,颇有可观。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也写有《游朝斗岩》:“难分苦竹青千个,细数浮花红一溪。

”翠竹浮花,写景如画。

最南边的宝珠峰,则有“宝珠晴岚”一景,仍与山岚相关。

宋代人张宪武写有《龙珠山》诗:“万叠崇岗揖卧龙,一峰珠顶翠凌空,西溪潺爰汇江口,流入山峡南转东。

”山临江边,江水即由山脚绕弯而过,流向远方。

往北看,“苍玉古洞”在东北方向,宋代即有名,时人多有题咏。

如陈轩的《苍玉洞》:“截断苍天百尺崖,峥嵘相倚洞门开,天生只隔红尘路,不碍浮云自往来。

”又如郭祥正的《苍玉洞》:“片片冰崖裂,淙淙雪浪深。

举头看白鹭,相伴洗尘心。

”再如蒋之奇的《苍玉洞》:“苍玉门径阔,白云庭院深。

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

”于诗中可见江流绕着山崖,洞中景象清幽,惜乎此景毁于抗战时日寇的飞机轰炸。

再往上就是“通济瀑泉”,明代人胡祖熹的《题通济瀑泉》中说:“谁将一片玉,挂壁鸣清琴。

看山此得意,流水是知音。

”可见此景的特点是悬崖飞瀑,流水清音。

再如有一首《通济岩》:“一派寒流万壑秋,峻飞通济有源头。

夜凉遥缠西岩月,仿佛珠帘下玉钩。

”写山岩月色,甚有画意。

旧时许多地方都有八景或十景之说,本意或许是将地方上的景致提炼出来,以便暇时有个登临去处。

汀州也不例外,且八景于城中都视野可及,甚为紧凑。

登山临水,胜景盘桓。

若懂得一些背景,有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及修养,还有助于延伸或拓展观照的角度。

(来源:闽西日报 作者:吴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