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我认为是张仪。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
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
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攻取魏国蒲阳。
又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一起献给秦国。
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张仪又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
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
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
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
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
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
由于连横威胁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
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
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
这样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
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
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
《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
”无疑张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张仪诳楚之后,又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前往楚、韩、齐、赵,燕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
同一年,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高度的评价了张仪的功劳。
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张仪苏秦谁厉害我认为是苏秦,张仪也说过,实时是也,如果我在山东6国他也会发起纵横,同是纵横家的人,张仪也感觉到过苏秦更有知识,更深奥,在此之后,苏秦从他老爹那里拿到了好像是什么来着的。
他才厉害起来,楼上说,张仪成就霸业,我认为不。
真正的霸业是在秦孝公时代出来的,张仪纵横家,不是法家,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纵是张仪也无能为力啊,再说,因为张仪之前,苏秦公孙衍被拒绝,秦国才意识到,要有个谋士。
也就是说。
苏秦当了铺路石,如果张仪去魏国没孟子的话,秦国新军照样征战天下,魏王刚愎自用,不可能重用,商鞅也是中庶子,是吧,!!苏秦的宽大胸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