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下一句是啥(从善如流)

导读 “上善若水”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具体解释:“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上善若水”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具体解释:“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它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

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

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

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

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

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

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

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

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也作“从谏如流”。

出自: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

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传·成公八年》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

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

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

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

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

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

”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从善如流”指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自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