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常数是什么(哈勃常数)

导读 河外星系退行速度同距离的比值﹐它是一个常数﹐通常用H 表示﹐单位是公里/(秒·百万秒差距)。这个比值有时简称速度-距离比﹐或哈勃比。19...

河外星系退行速度同距离的比值﹐它是一个常数﹐通常用H 表示﹐单位是公里/(秒·百万秒差距)。

这个比值有时简称速度-距离比﹐或哈勃比。

1929年﹐哈勃首先发现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与距离成比例(即距离越大视向速度也越大)﹐并给出速度-距离比﹐符号为K ﹐比值为500。

后来人们称为哈勃常数﹐并改用符号H 。

1931年﹐哈勃和M.La.s.哈马逊第二次测定H 为558﹐后又订正为526。

  哈勃定H 时﹐应用了造父变星和星系中的最亮星来标定距离。

1952年巴德指出﹐仙女星系中造父变星的星等零点应变动1.5等﹐由此哈勃常数应修订为H =260。

1958年桑德奇指出﹕哈勃所说的最亮星实际上位于电离氢区﹐因此要再加上1.8等的星等改正﹐从而将哈勃常数降低为H=75。

1974~1976年﹐桑德奇和塔曼又用七种距离指标的方法重新修订哈勃常数﹐得H =55﹐只及哈勃当年测定值的1/10。

这就是说﹐按哈勃定律推算星系的距离﹐用H的新修订值所得结果比哈勃当年所得的结果增大 10倍。

  在相对论宇宙学中﹐哈勃常数可以与宇宙标度因子R (t )联系起来﹕H =(t )/R (t )。

在某些宇宙学中﹐哈勃常数是时间的函数﹐通常用H 表示哈勃常数的现代值﹐并把H 称为哈勃参量。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天文学家用多种方法测定了H ﹐各家所得的数值很不一致﹐有代表性的四种﹐列表如下﹕   哈勃常数测定值的分歧在于用不同的距离指标给出的距离模数不同。

除观测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银河系内距离指标的标定不确定性等外在因素外﹐还有内在原因。

例如﹐不同星系之间由于化学成分﹑年龄﹑演化经历的不同﹐距离指标和绝对星等之间的关系就不会一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