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1500字范文(美术鉴赏论文1500字)

导读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

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

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 梵高苦练素描技巧。

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

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

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

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

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

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

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

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

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

他曾说: “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 “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

……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

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

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

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

”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

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

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采用点彩画法。

他的大部分作品如《奥维尔教堂》等,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梵高最早的油画——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

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

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年—1883年间。

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

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

可以说,凡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

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

梵高喜欢伦勃朗,喜欢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

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差,但画中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

他的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

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

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变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

而过去相对于印象派较为超前的梵高,此时正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梵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与哲学家!”获得这项殊荣的时候,梵高已经去世了47年。

当他在世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现代人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群体,并多次参与他们的画家交流聚会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

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

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

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一般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即为了主观意识而对物体进行再塑造。

  尽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双双成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成为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的典型,但他们的个人性格特点又有某些不同。

高更是个攻击传统观念的人,语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无情,有时蛮横无礼。

而梵高对于共事的艺术家,则充满了一种天真的热情的深沉的爱。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